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黄杰 周甜
9月13日-14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承办,国家肝癌科学中心、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协办的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郑州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融合创新,精准赋能”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科研人员等百名名嘉宾,共同探讨精准医疗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
大会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执行院长刘康栋教授主持。他在开幕辞中表示,精准医疗是引领医学模式革命性变革、推动人类健康事业迈向新高度的核心驱动力,对提升疾病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在致辞中首先代表郑州大学向出席年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郑州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并指出发展精准医疗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是当今医学科技发展的前沿方向,是实现疾病防治关口前移和个体化诊疗的重要支撑。
在随后的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多位院士、专家教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王俊教授分享了《肺癌手术AI辅助技术的探索》,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癌外科手术中的创新应用,为提高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贾伟平教授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警,机制与干预新思路》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代谢性肝病的最新发病机制研究和早期干预策略;顾瑛教授以《健康之光》为题,介绍了光动力治疗在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和未来展望;夏强教授在《肝脏移植肿瘤学的思考与实践》中,分享了肝移植领域的最新临床实践经验和肿瘤学视角下的治疗策略;常俊标教授报告了《为满足临床需求研发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展示了其团队在抗病毒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王红阳教授在《AI时代医学研究的范式变革与挑战》报告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医学研究模式的转型与面临的挑战;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赵福涛主任在《肿瘤患者失眠的诊疗思路——精神科联络会诊的视角》中,分享了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特点,以及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综合干预失眠的治疗策略。
田捷教授、刘康栋教授、夏景林教授、孙瑞娟教授,四位专家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本次年会设立六大主题分会场,涵盖“肿瘤精准诊疗前沿”“肿瘤微环境与代谢重塑”“精准诊疗新技术交叉”等多个方向,共举办70余场学术报告。来自全国顶尖医疗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就肿瘤异质性、免疫代谢、多组学技术、液体活检、AI辅助诊断、器官模型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精准医疗正逐步从概念走向临床实践,尤其在肿瘤、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年会期间,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成果首次发布,包括新型筛查方案、靶向药物研发、临床指南更新等,彰显我国在精准医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本次年会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凝聚行业共识、推动多学科协作的重要契机。专家们强调,面对国际科技竞争与“卡脖子”技术挑战,必须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度融合,加快数据共享与标准化建设,推动精准医疗技术惠及更广泛人群。本次年会充分展示了我国精准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与团队力量,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与引领作用,推动精准医疗事业的规范化、系统化与国际化发展。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广视网、驻马店融媒、驻马店网络问政、掌上驻马店、驻马店头条、驻马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凡是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http://www.ringphoto.com.cn/showinfo-889-365261-0.html,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